我校举办“人人学急救、急救为人人” 专题应急救护培训

发布日期 2019/5/27 974 次浏览

为了让我校学生管理人员学习自救互救知识,掌握急救技能,使学生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。2019524日,由学生处邀请红十字会老师到我校开展急救员培训。培训会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,副校长许永辉出席培训,学生处处长王海峰主持培训会议,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、辅导员、学生处相关人员以及学生代表参加培训。


上午,红十字会老师发放《救护员》书本到参训人员手中,由红十字会张老师为大家讲解第一第二章节,现代救护新概念,心肺复苏的基础知识与操作过程。讲述现场救助的“生命链”,指出“救命的黄金时刻”是在4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,有50%的存活率。张老师详细讲解关于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,首先查看患者是否有意识,使患者仰卧在平面上,检查口中是否有异物等基础的判断力,通过老师的讲解演练,现场借用道具,传授心肺复苏的按压手法、按压姿势、开放气道、人工呼吸等技能,培训人员基本了解了心脏复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。

红十字会老师为大家演示心肺复苏按压手法

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,培训人员进行实操训练,每人通过对急救模拟人的实际突发状况进行急救训练。在训练过程中,三位老师手把手改正同学们的细节错误,通过综合训练确保每位同学每个手法,按压吹气时间比例等都学习到位。

副校长许永辉模拟心肺复苏操作——请身边人拨打120及寻找附近的除颤器

汪慧真辅导员模拟心肺复苏操作——胸外按压

下午,红十字会张老师讲解第三章内容,即对常见急症与突发伤害的救护。指出几种常见急症,如癫痫、晕厥、糖尿病等,重点讲述“气道异物梗阻”。张老师借用一个婴儿的模型,认真地讲诉如何帮助一个气道异物梗阻的人,主要的关键技巧之一:拍打背部,其次介绍“海式法”解除气道梗阻,指出执行操作时候的各项注意事项。讲解完毕,让2位培训者演示,进行实操体验。

现场演示“海式法”解除气道阻塞,老师从旁指导

    红十字会陈老师讲解第四章节内容创伤救护。陈老师从出血特点、出血类型、出血量判断及危险性、止血方法四个方面讲解。老师需要一位“伤员”,王处长一马当先,担任临时“伤员”,教授大家用三角巾包扎,头面部包扎法、眼部包扎、单肩包扎法、膝关节包扎法等等,陈老师语言幽默风趣,台下不时传来欢笑声,课堂氛围很快的活跃起来。每次老师讲解一个技能后,会让参训人员自己动手实操,三位老师现场指导,指出错误,改正问题,手把手教,让各位真正掌握包扎技能。

现场人员学习包扎技能

通过本次培训,让参训人员不仅了解了自救互救知识,还初步掌握了自救互救技能,懂得了生命的脆弱,揭示了自救互救的重要性。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: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,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,为挽救生命赢得时间。


© Copyright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